天唐锦绣 第两千二八章 超级掮客

小说:天唐锦绣 作者:公子許 更新时间:2025-05-24 03:34:03
  “高句丽人?他们从事奴隶贸易吗?”

  李谨行有些吃惊,他之前不过是区区水师校尉,连中层军官都算不上,根本不了解那些唯有高层将领才能知晓的东西。

  但李义府却又从何得知?

  难怪之前大帅对这厮放手打压,果然根底不浅、非是善类……

  李义府摇摇头:“一群亡国之奴,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焉能掌控利润如此之大的生意?真正的买家是那些世家门阀的矿山、作坊、产业,而其中奔走串联者,乃是金仁问。”

  “金仁问?”

  “金春秋的儿子,金法敏的弟弟,善德女王的侄子、真德公主的堂侄。”

  李谨行瞪大眼睛。

  李义府点头:“没错,高句丽人也好、扶余人也罢,其背后的支持者便是金仁问,而金仁问亦是诸多世家门阀奴隶贸易之合作者……也只有他的背景才能做得了这个。洛阳于氏曾经想要染指奴隶贸易,结果差点被武娘子给抄了家。”

  金仁问的背后是他的姑姑善德女王、真德公主,真德公主嫁入房家为妾,而善德女王内附大唐、久居长安,世人皆知其乃房俊之红颜知己,金氏王族一位女王、一位公主皆委身于房俊,可见金仁问之根底到底有多硬。

  不过李谨行还是疑惑:“大帅富甲天下,岂能看得上这等腌膀产业?”

  无论奴隶贸易有多么赚钱,说到底都是丧尽天良之事,以房俊之地位、权势、以及为人,怎会做这种事李义府解释道:“越国公自然不会拿这些钱,但对于这种贸易却是采取放纵姿态,不闻不问。”“这是为何?”

  李谨行一脸懵然,让他冲锋陷阵、排兵布阵自是一把好手,但论及此等包含政治意味的手段,却非他所长。

  “我来问你,隋炀帝当初为何倾举国之力三征高句丽,即便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亦矢志不渝?若说隋炀帝昏聩暴戾,可太宗皇帝何等英明神武,却依然誓要覆灭高句丽?”

  “高句丽已成气候,盘踞辽东、势力渐大,已经成为帝国边境之巨大威胁,若不能将其覆灭,迟早成为心腹大患,务必在其尚未有余力侵犯大唐之时将其击溃、纳入版图。”

  “正是这个道理!但威胁不仅仅是高句丽,倭国也一样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李谨行对此持保留意见:“高句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兵精粮足,或可威胁帝国,可倭国区区海岛、地狭人稀,如何能够威胁帝国?”

  “嗬嗬,隋朝之前的高句丽,又何曾威胁到中原帝国?今日之倭国固然羸弱,焉知没有崛起之一日?事到临头耗费巨大资源予以歼灭乃是下策,防范于未然才是上策。不过倭国之地贫瘠,又远处海外,除去几处矿产之外一无是处,帝国取之无用,又要靡耗军费予以防御,占领其国实为不智。”“

  所以干脆纵容那些兵败亡国的高句丽人、扶余人,任其去往倭国掠夺奴隶贩卖至天下各处,亡其血嗣、绝其苗裔!”

  李谨行恍然大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也太狠了吧?

  李义府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还是太过自珍羽毛、优柔寡断,对待那些蛮夷何须这般顾惜名声?直接派兵屠戮一空就行了。

  “将军认为伊予岛如何?”

  李谨行仔细想了想,颔首道:“很合适。”

  李义府道:“那我便派人联络金仁问,此人正好在华亭镇,这件事交给他去办。”

  当天晚上,金仁问便造访两人居所。

  烛光将正堂照得明亮,金仁问一袭圆领长衫、戴着襆头,虽是新罗王族,但言行举止、口音语气皆与唐人无二,面容俊俏、风度翩翩,且神情谦和、温文尔雅,气质绝佳。

  相互见礼之后入座,金仁问笑着问道:“李兄说是有要事相商,不知到底何事?你也知道我的身份有些敏感,能帮的一定帮,可若当真帮不上,也别为难我。”

  开门见山,看上去很是直爽。

  李义府与李谨行互视一眼,遂低声将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金仁问眉梢一挑:“是为武娘子办事?”

  “正是!”

  “伊予岛?”

  “不错。”

  金仁问捏着下巴想了想,道:“的确是个好地方,很适合。”

  李义府很是期待:“那这件事你看……”

  金仁问仔仔细细想了一会儿,道:“事情不难,但程序太过繁琐,需要耗费力气。”

  李义府马上道:“不知阁下有何要求?”

  价钱总是要谈的。

  孰料金仁问一摆手,略显不悦:“既然是为武娘子办事,我能出力的话开心还来不及,岂能索要好处?顿了一顿,道:“首先需要联络高句丽人或者扶余人前往伊予岛烧杀掳掠……就让扶余人去吧,高句丽人又蠢又硬、不太容易摆布……其次,要让岛上的倭人求助于水师,再次,水师必须派兵前去帮助倭人驱逐入境之扶余人,然后,还得必须是李将军与李兄你们前往,接下来甚至要与倭人谈判,谋求伊予岛……虽然麻烦倒也不难。”

  接下来,双方商定一些细节,金仁问让他们等着消息,遂告辞离去。

  李谨行奇道:“这人能耐居然如此之大?”

  扶余人、倭人、水师……皆在其计划之内,务必各方协同、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办成此事。

  李义府道:“其人自然是有本事的,但之所以在这一行当之内风生水起,除去其背景之外,更重要在于各方都需要这样一个足矣信任之人从中串联。”

  随着大唐不断扩张,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迎来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甚至在治铁、开矿等方面已经完成了更新换代,所需要的奴隶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谁敢

  将唐人送去做那些最苦最累甚至丢命的工作,况且就算有唐人愿意干,报酬也是一项极大的开销,哪里有买一些奴隶来干活更好?

  吃得少、干得多、不必给报酬……

  但奴隶贸易说到底是一件伤天害理之事,对于那些张口仁义、闭口道德的世家门阀来说,肯定不愿意公之于众弄得人尽皆知。

  李谨行点点头,表示明白。

  事实上,如今整个大唐都处于一种快速发展阶段,那些遭受重创的世家门阀拼了命在基础设施、矿山、冶铁、织造等方面投入,以此攫取利益弥补此前之损失。

  至于那些异族奴隶之血肉骨骸,没人会在乎,因为……国家因此受益。

  至于金仁问为何不收钱,李谨行倒是心知肚明。

  金仁问的背景是金氏王族,如今新罗早已内附于大唐,金氏王族也早已成为昨日云烟,一切都依托于王族之中那两位杰出女子一一善德女王与真德公主。

  而这两位之所以能够维持强大的影响力,在于皆委身于房俊。

  可一个外室、一个妾侍,到底名分大义上有所欠缺,若金仁问能够借此举讨好武娘子,自是皆大欢喜。所以李义府并不是随便找个什么人来办这件事,这位金仁问在水师这条线上,堪称“超级捐客”……十日之后,一封来自于倭国总督刘仁愿的文书送抵于苏定方案头。

  苏定方展开文书、详细阅读,一双花白的眉毛蹙起,扶余国之余孽扶余盛率领千余家臣渡海抵达伊予岛,于海岛之上烧杀掳掠,致使倭人伤亡惨重、家园倾颓……

  起身来到墙壁前,在十余张悬挂的海图当中寻到倭国那一张,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心中了然。如今倭国本岛战火不休,虾夷人由北向南侵略如火,将倭人打得节节败退,大半本岛已经沦陷,所幸在大唐援助之下堪堪守住飞鸟京以东领土。

  但是在筑紫岛以及倭国本岛最东部,亡国之后的高句丽人、扶余人渡海登岸,烧毁城池、俘获人口、掠夺粮食,其地之倭人惨不忍睹,不少人遂乘船渡海、奔赴伊予岛。

  现在有人又将主意打到伊予岛……

  “启禀都督,金仁问在外求见。”

  “金仁问?”

  苏定方一愣。

  他自是知晓此人,筑紫国那边之所以闹得沸反盈天、倭人叫苦连天,此人便是幕后推手,且掌握着暗地里最大的奴隶贸易。

  他并不愿见此人,但不能不见。

  毕竟,这可是要喊大帅一声“姑丈”的人物……

  未几,金仁问快步入内,远远便躬身施礼,执礼甚恭,并无半分仰仗房俊的骄纵之气,这让苏定方心中舒服不少。

  两人入座,苏定方问道:“世子乃是稀客,却不知有何见教?”

  金仁问苦笑道:“亡国之人,幸得长辈之庇佑苟延残喘,在长辈照拂之下办点事混口饭吃,还谈什么“世子'?折煞我也!”

  苏定方听其言、明其意:“若有为难之处,不妨直言。”

  金仁问遂低声耳语一番……

  苏定方恍然:“这有何难?老夫这就让人拟定军令,马上执行。”

  武娘子一贯之表现虽然称得上“不让须眉”这句话,但说到底还是个花容月貌的小女子,心中有些小心思实属寻常,自己帮衬一把倒也无妨。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