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厂……

  听到这个令所有朝中大臣如有梦魇,让武林人士胆战心惊的特务机构。

  宋子玉却丝毫没有表露出害怕的样子。

  与之相对的,他露出迷茫的表情。

  这也算正常。

  虽然西厂从建立之初,就对朝廷的高阶官员开始进行严密的监视,并高压统治和制裁武林。

  可他们的存在并不危及底层百姓和乡绅的利益,也不干涉工商业主的行为。

  当然,用别人名义掏钱投资股市的西厂番子还是有的。

  但是总的来说,西厂这个特务机构于宋子玉而言还是有点遥远的。

  他也只是在出海躲避朝廷制裁的一些武林人士那里听闻西厂怎样恐怖,却没有真切感受过。

  “宋子玉,你可知朕为何会乘火车,大老远从京都跑来闽南呢?”

  虽然现在的火车,最快只用三四天时间,就可以从京都来到闽南。

  可在李天看来,这个速度相比于飞机高铁还是差远了。

  这么久的舟车劳顿,对李天并不友好。

  毕竟,即便他武功高强,但也的确养尊处优惯了。

  言语间,李天直接坐在了窗户边。

  若是寻常的朝中大臣,或许不会因为李天这种随意的态度而放松警惕。

  毕竟这些人大多数宁肯保守,也不愿犯错误——保守就是在陛下面前毕恭毕敬不乱说话,而无所不谈敞开心扉则有可能犯错误。

  但是宋子玉不同。

  若说法家的人擅长政治但经济一塌糊涂。

  那宋子玉所在的黄老之学则是擅长经济,对政治则一窍不通。

  面对陛下随性的态度,宋子玉只觉得这位陛下或许挺好说话。

  于是他对李天露出了一抹微笑,说道:“陛下也只会是为了草民跟罗大人说的那番话了。”

  “罗大人……原来你知道他是官啊!我听闻你在跟罗宾那小子见面时,从未称过他一句大人。”

  宋子玉闻言苦笑。

  这是他故意为之得的。

  毕竟当他看见那个木讷老实的罗宾时,他就断定这是个不太在乎世俗利益的经学家。

  而桀骜不驯的宋子玉在没有必要时,也不喜欢拿对上位者的称呼去叫他人。

  当然,他就毫无负担的用平等姿态来称呼罗宾了。

  看着宋子玉沉默,李天淡然说道:“的确,如果不是罗宾跑来闽南,朕都不知道这里有黄老之学存在。”

  “朕很好奇,你们黄老之学在独尊儒术以后,就没有了做官的可能,那你们是怎样和保持本心,没有做顺应皇权的改变的?”

  “难道你们有不让成员爱慕荣利的技巧?”

  听到陛下的询问,宋子玉笑道:“让所有人不慕荣利当然很难。”

  “只是从汉武帝时开始,中原大地的人口一直在一千万以上。”

  “在这一千万人中找一个不想当官,只想做学问的人,倒也不难。”

  面对李天,宋子玉一直保持着你问我答的被动聊天。

  李天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在这个过程里,李天发现,宋子玉虽然不愿做官,可是对炫耀自己的才能却很感兴趣。

  李天问他是否见过自己,他便把话题扯到西方绘画技术的差别上。

  李天问他怎样维持黄老之学的传承,他能扯到数万人的社会心理学。

  也难怪此人在知道自己与法家的区别后,还是给罗宾、法家出谋划策了一波。

  在经过一系列交流后,李天也感觉到宋子玉的态度好像在慢慢放松。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