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已经变成调停他们国内冲突的一方。

  大周的权威,正在经由这种“公正”的处决,渐渐深入到藩属国的体系内。

  郑向阳紧赶慢赶的朝吐鲁赶去。

  此时的朝廷,却在进行一场新的争论。

  这场争论就是由郑向阳的任命引起的。

  其实,朝廷中枢与地方完全不同。

  地方上大部分处理的全是庶务。

  庶务,也就是很琐碎基础的工作。

  比如审判刑狱,操持钱粮之类的工作。

  这些工作细索又繁重,但是许多工作也只是按照命令执行而已。

  所以地方官,也被叫做埋头耕地的老牛。

  这句话除了表示父母官辛劳以外。

  也说明他们的工作没有很多复杂的成分,只用按照命令好好执行即可。

  就像耕地的老牛似的,只要受人驱赶干活就行了。

  但是朝廷中枢,基本上就割离庶务了。

  所谓圣上与宰辅“坐而论道”。

  这个道,当然不是宗教或者哲学上的道。

  而是国家之道。

  比如这次,中枢讨论的便是宗藩关系的事情。

  大周是宗主国,宗主国怎样处理藩属国间的关系?

  而那些没有对大周称臣的国家,又该怎样对待?

  这便是所谓的“道”。

  这个道,将会决定大周对外的策略。

  所以理清这个问题,当然很重要。

  内阁与六部敲定了框架以后,剩下的便是执行。

  从前大周朝廷对外的事宜,全是礼部的迎客司管理。

  迎客司司丞,类似于处理外事的长官。

  不过这套之前能用,现在却不合时宜。

  现在大周处理的国家太多了。

  这些国家中,有南洋土人那种,都没有自己文字语言的未开化国家。

  也有倭国高丽那种臣服的藩属国。

  还有波旦那种强大的敌国。

  还有土耳斯那种人口历史、领土疆域与大周都差不多的帝国。

  除此以外,还有俄斯帝国那种。

  实力不强,可是又没有臣服大周的国家。

  这么多国家,再让迎客司管理,就不合时宜了。

  现在摆在大周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对待这些外交事宜。

  既然全面解除了海禁,那么大周就要与外国交往。

  按照现在学界的说法,现在就是类似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

  大周的读书人,清醒的明白世界是非常大的。

  虽然很大,这些国家也全自诩是文明古国。

  可是经历过千百年历史的大周读书人,当然明白什么是大争之世。

  这就是一个世界各个国家努力变革,奋发向上的时代。

  如大秦,能够通过变法改革,变成傲视天下的强秦。

  若是不思进取的小国,那便像韩鲁一样,不知不觉间就被强国吞并。

  这样的大争之世,即便出现不了一统世界的共主,也一定会出现一个统御世界秩序的霸主!

  大周的读书人,认识到这个残酷的事实后。

  原来是装点门面,强调传统和礼法的藩属国体系,很快被学者质疑其实用性。

  在现在这个世界,朝贡体系能否让藩属国与大周坚定的站在一边?

  这是从未考验过的。

  这样一场争论,首先是怎样面对帝国。

  按照礼部的详单。

  中亚地区是土耳斯大国,西敌西洋大陆,东抗波旦帝国,北征俄斯帝国,南控中亚各国。

  这是一个文明程度、国土面积和大周都不相上下的大国。

  土耳斯帝国,目前是大周平等的盟友。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