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推出,民间高利贷基本都得破产。

  而有钱可以放贷的,几乎家中都有读书人。

  不管朝廷争论的话术有多高大,说通俗点,其实还是利益二字而已。

  但是齐顺义扩充官吏数量的政策,却受到了大多数底层读书人的欢迎。

  大周对于秀才的惠顾政策微乎其微。

  除了不需要在县衙跪拜知县外,连免税的特权都没有了。

  考上秀才,只是踏过万里科举的门槛,距离为官还远着呢。

  然而所有的读书人里,秀才的人数是最多的。

  许多人参加科举,也只是凑个份子,甚至有不少穷秀才,连饭都没得吃了。

  这次朝廷扩编,又是针对这些秀才的。

  这下子他们全部都支持朝廷了。

  而寻常的百姓,对于脑袋上多了官老爷的事情,也是十分抵触的。

  不管怎样,天子旗帜鲜明的占位了两名内阁大学士的新令。

  大周朝廷的机器,还是快速的运转了起来。

  秦康是关中府的一个穷酸秀才。

  关中府这里,曾是唐宋的王霸基业。

  那时的关中府有牢靠的关中平原,还有密集的植被。

  但是经过千百年的开发,关中府荒漠化的情况逐渐加重。

  曾经繁荣的洛阳和长安,也渐渐衰败没落。

  现在关中只能说是中等的地区。

  但是关中一向兴盛儒学,读书人的人数仅次于余杭。

  在如此激烈的地区参加科举,难度不亚于现代齐鲁地区的高考。

  所以秦康考中秀才后,接连十年都没能考上举人。

  现在秦康已经三十有余,因为读书没钱娶亲,饱一顿饥一顿。

  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也没法种地,还不会算数,账房也做不了。

  除了认字写字除外,也没别的技能。

  这次朝廷扩编新吏员,秦康立马就报名了。

  既然没法科举为官,那做个吏员也行啊。

  第一次招募,所有秀才们全在观望。

  秦康这个吃不饱饭的家伙,反倒很快就通过了面试和笔试。

  笔试的内容非常简单,比考秀才要轻松。

  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和行文格式的经典内容。

  参加考核的秀才全员通过。

  接下来便是知府的面试。

  问了几个家境问题,家世清白的秦康也很轻易的通过了。

  通过了考核,秦康在关中府的分配调派下,前去路安县为官。

  路安县,是在洛阳周围的一个县城。

  路安县令非常热情的接待了秦康这些吏员。

  吏部扩充,朝廷还拨了专款,给这些吏员搭建了公房。

  秦康也分到了一个屋子。

  这里和县衙离得很近,每天还能去县衙吃饭。

  对于秦康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穷秀才来说,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次日,知县老爷就给秦康等新吏员派发了任务。

  “朝廷已经颁布诏令,在关中府试行青苗法。”

  “咱们路安县也是试行地区。”

  “所以就派你们走访,确定需要青苗贷的人口。”

  “遵命,知县老爷。”

  路安县知县程涵,也是出身进士。

  他和吕为宾刘文卓是同榜的进士,在分配到路安县,程涵也是想闯出一番天地的。

  不过关中地区,向来豪强云集,程涵这些日子过得十分的憋屈。

  太憋屈了!

  几乎程涵想做的任何事情,都被本地的豪强掌控。

  知县衙门的所有部门,全被豪强的子弟把持。

  程涵一直不想和本地的豪强同流合污,他们当然就联手架空了程晗。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