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用典还是用词,都恰到好处。

  他的试卷很快在考官眼里脱颖而出。

  虽然唐孝仁不喜欢此类马屁文学。

  但这个刘文卓的文章的确写的不错。

  他的试卷被划进了前十名之列。

  而唐孝仁又翻出一份试卷。

  “各位同僚,本官觉得,这篇文章也可以进入前十。”

  唐孝仁所拿的,是吕为宾的试卷。

  和刘文卓不同,吕为宾走的依然是贡试的路数。

  他把李天登基以来的事迹列举了一番。

  然后开始批判朝廷的失败!

  比如吕为宾觉得,河运之乱是因为淮河豪强遍地,没有地的百姓只能加入漕运。

  这才有了所谓的百万漕工。

  这些地区的百姓,原就是朝廷不稳定的存在。

  但这种不稳定,不是漕工引起的。

  而是因为不抑制淮河的土地兼并,没有打压豪强。

  吕为宾的整篇策论,全在痛骂陛下昏聩与内阁无能。

  唐孝仁拿出这份试卷,别的考官纷纷一怔。

  这策论里骂的第二狠的便是你唐孝仁唐大人啊!

  既然唐大人你不在意,那就交给陛下定夺吧!

  十份试卷,递到李天的面前。

  李天摩拳擦掌,率先看到刘文卓的卷子。

  看完后,李天心情有点不爽。

  这篇文章居然都在夸朕?

  朕用得着你夸?

  在李天看来,这文章就是在讥讽自己!

  朕只是想做一个昏君!

  你们偏要说朕是明君!

  李天看的非常生气!

  就在李天打算把刘文卓的试卷放到最后时,他忽然想到。

  等等!

  这家伙不正是四种奸臣中的佞臣吗?

  什么事都不做,只知道写文章拍马屁!

  朕想要的不就是这种“人才”吗!

  如此一想,李天就觉得刘文卓的文章顺眼了许多。

  不是爱拍朕马屁吗?等他为官以后,让他多拍拍马屁!

  届时朕再好好赏赐他!

  那朝廷里不就全是马屁精了?

  不错!这个计划很好!

  李天把刘文卓的试卷跳出来,若是没有更好的策论,就评他为状元吧!

  接下来几篇文章都无功无过,李天打了个哈欠。

  这些全是普通人,李天都没兴趣仔细看。

  就按照唐孝仁他们排列的顺序好了。

  待看到最后一份时,李天眼前一亮。

  这是吕为宾的文章。

  吕为宾洋洋洒洒的,骂了李天一顿!

  甚至要明摆着说李天是昏君了!

  漂亮!

  李天看的龙心大悦!

  骂得漂亮!

  朕就是想做昏君!

  这篇文章看的李天酣畅淋漓!

  接着吕为宾又开始写,李天做出的错误决策。

  对啊!

  朕的确是这么想的,虽然大臣们把他的计划全部搅黄了!

  李天突然萌生了找到知己的感觉!

  这个吕为宾,太懂朕了!

  他说的都对!

  看完吕为宾的文章,李天拍案而起!

  这可把小魏子吓了一跳,陛下这是生气了?

  没想到李天居然满面春风,骂得好!

  状元,你就是状元了!

  等等!

  李天又开始想。

  如此直言进谏的,该不会是忠臣吧?

  要是把状元给了个忠臣,岂不是完蛋了?

  李天又把吕为宾的文章仔细看了一遍。

  吕为宾的策论只有一个观点,便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他觉得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

  先积攒经验,了解万物的原理。

  然后再入手,解决出现的问题。

  了解原理与做事同样重要。

  挺能唱高调啊!

  但这不就是废话文学吗?

  这道理还用他说吗?

  问题是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