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政绩好的,心里当然不慌。

  但是黔南西、东河和黔南,这三个落后省份的布政使,心里十分的惶恐。

  他们忍不住联系起来。

  滇南布政使属于是本本分分的老黄牛。

  先皇时期考中进士,辗转做成了滇南布政使。

  武康今年四十七岁,可是长期在苦寒之地任职,看着就像七十多岁的模样。

  武康这个滇南布政使,也属于是寻常读书人的代表了。

  中了进士,排名较为靠后。

  一辈子本本分分,凭借业绩慢慢升迁。

  因为没有什么关系,也从未被朝中大佬看重。

  凭借几十年的兢业,终于在古稀之年当上了一方布政使,但是落后地区的。

  滇南可以说是全大周最贫穷的地区了。

  武康在滇南布政使的官位上,一待就是六年。

  手下有关系的知县知府都不知道走几波了。

  但是武康仍然是滇南布政使。

  这辈子为官,不是在钦州就是在滇南。

  反正都是那种穷困潦倒的地区。

  那些平步青云的官员,其实才是极少数。

  大多数进士都像武康似的,在每一任上熬资历,即便是升迁,也是去别人不愿意赴任的地方。

  在一众地区布政使里,没几个比武康资历深的。

  但是武康仍然是今年考核的最末尾。

  这也属实没办法。

  滇南境内山多,有许多南方生蛮。

  滇南地区虽然和大越接壤,可是交通不发达,大越的货品也都不走陆运。

  而是走海运运输到闽南幽州等港口。

  京辽铁路也没有修建到滇南。

  总之就是,一穷二白。

  武康赴任滇南以后,也很兢业。

  他招募山中的南方生蛮下山,劝说他们开垦田地。

  武康也在滇南开设官学,培养本地士子。

  现在武康在滇南的声名远扬,大家都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不过在本地名声好,不意味着在朝中的名望高。

  在户部考核考官看来,武康这种官就是尸位素餐。

  就任六年,滇南都没有经济增长。

  滇南落后,每年用掉朝廷许多钱,但是仍然贫困。

  所以武康入京考核后,一直在被七部议论。

  认为武康年老糊涂,能力不足。

  甚至还有吏部官员,要求罢黜武康。

  原本这些流言蜚语也就忍了。

  没想到就快离开京都,还被陛下留下来。

  一想到这儿,武康就觉得委屈。

  自己为大周奉献了一生,到老了,居然还要受这气。

  武康对黔南西布政使说道:

  “胡怀兄,你也知道,咱们滇南和黔南西是什么状况。”

  “生蛮遍地,交通不便,当地物产贫瘠。”

  “能不饿死人已是不易了,若想发展,也得有条件发展啊!”

  “要是我们地区有铁路、有码头,也不至于这样!”

  武康一肚子的怨言。

  黔南西,在黔南省的西边。

  黔南西和滇南接壤,也是整个大周最穷的省。

  算起来黔南西虽然也有港口,可不是良港,大的海船停不了。

  黔南西不如黔南平坦,境内还多山。

  和滇南一样,黔南西境内也遍布瘴气,算是全大周最贫困的地区。

  黔南西布政使也长叹一声说道:“如果陛下要怪罪我等,那便怪罪吧。”

  “这官位谁爱坐谁坐!让吏部那些人去试试看,看看他们去了能不能搞起来民生!”

  几人抱怨了一通,写好了请辞的折子。

  第二日,这几个地区的布政使,便受到了陛下的传召。

  李天在御书房亲自面见这些布政使。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