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相当于县令,管理镇上的所有事务。”

  “由镇长来任命治安官等,治安官处理侦查案件,审讯犯人,抓捕犯人和处决犯人。”

  “别的事情,就交由镇上一起商议解决。”

  范建摸了摸胡须,身为法家的信徒,他是难以接受这种模式的。

  这相当于放弃了朝廷的管理,这是法家所不能接受的。

  可是黄老学派,就是讲究一个清静无为。

  着重强调朝廷的统筹能力,而朝廷只需制定规则,下面的怎样弄,就是下面的事了。

  只有汉初时,文帝景帝是曾以黄老学派为国家大政。

  那时刚经历完秦末动乱,人口大量减少。

  在那时,休养生息就是最好的国策。

  在黄老学派执政的那段时间,汉朝果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现在土澳的情况,和汉初很相像。

  土澳地大物博,可是人口稀少。

  要是土澳也设立官府,然后跟大周一样事事都管。

  那么由于镇子分散,就得开设很多官府,这也需要许多的开支。

  更主要的是,还需要大批的读书人。

  但是土澳这种地方,现在是流放罪犯的地方。

  哪有读书人愿意过来呢。

  所以刘文卓的这一套,正好符合了土澳的情况。

  现在的新池州镇,是周围的模范镇。

  在新池州镇里,建立起了配套的矿产设施。

  大周派遣来的技术人员,率领镇上百姓建造了矿山。

  镇上别的人,则给矿山提供服务。

  整个新池州镇,成了土澳远近闻名的富饶地区。

  刘文卓在新池州镇待过一些日子,他对新池州镇的体系并没有什么调整。

  而是增加了镇长与治安官的作用,让他们自我好好管理。

  这也是在土澳缺乏读书人的情况下,无奈的举措。

  不过黄老学派也非常重视教化的重要性。

  像是新池州镇这种富饶地区,已经开始需要读书人了。

  刘文卓动用自己在新邸报的底蕴,在新邸报刊发了招募的启事。

  希望可以招募一些在大周混不下去的读书人。

  两个地区,却有两套思想在统理。

  刘文卓和范建也在隐晦的较劲。

  这是两个学派的理念争斗,并非私人的斗争。

  究竟是谁的学派更厉害呢?

  这就并非短期可以看见结果的了。

  这样的学派争斗,在大周的很多地方上演着。

  人们把诸子百家的理念,从故纸堆里掀出来,加上自身的理解后,成为了新诸子百家。

  新诸子百家,也在不停地演变,形成更为完备的理论。

  在大周的各地,冒出来各色各样的试验田。

  新型的百家齐放,正在悄然的酝酿中。

  大周就像是一个花圃,各色花朵争妍斗艳。

  而与此同时,大周最近的两个藩属国,日子却不好过。

  闹得最厉害的,当然是倭国。

  自打倭国弄出什么贵族院以后,倭国的王城就成了一团浆糊。

  更可怕的是,这些好像都没有平息的苗头。

  经过好几次“激烈”的协商。

  在井川浩三使足全力,可算是控制着这群地方小贵族以后。

  贵族院终于敲定了推选首辅大臣的时间。

  在大周倭国镇抚使的“提议”下,贵族院将会推选出七个大臣。

  分别首辅大臣,负责统御百官,统括全局。

  吏部大臣,管理整个倭国的官员人事。

  户部大臣,管理整个倭国的经济。

  兵部大臣,管理整个倭国的军事。

  请收藏本站:sew5w。笔趣阁手机版:sm.ew5w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